一、基本信息
(一)企业简介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四建)是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现有企业职工1839人。本科以上学历1111人,大专及以下学历728人。高级职称164人,中级职称438人,初级职称674人。一级建造师149人(7个专业,191本),一级造价师23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8人,法律A证4人,二级建造师166人。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1949年12月整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骑兵第7师20团,1953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屯垦戍边”的命令,在乌鲁木齐市就地整编为新疆军区工程处工程建筑独立第2团;1979年,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建筑工程公司;2000年改制为新疆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被吸收为新疆建工集团核心层企业;2010年6月,中国建筑重组新疆建工后,公司进入中国建筑序列。
近年获“鲁班奖”1项,“国优奖“1项”,“安装之星”3项,“装饰奖”2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项,自治区“市政金杯”示范工程1项,“天山奖”9项、“昆仑杯”1项、“亚心杯”8项、优质结构工程48项;取得国家专利19项、自治区级工法7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3项;获得自治区BIM技术成果奖5项,国家级11项;参编国家标准2项,自治区标准2项,在自治区行业内成果显著。先后承接了自治区人民会堂、自治区建设银行营业综合楼、中天广场、新疆体育中心、独山子文化中心、独山子文体活动中心、新疆医科大学三标段、自治区图书馆、乌市晚报报业大厦、乌鲁木齐时代广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1航站楼、T2航站楼、新医路立交桥、河北路东延项目、自治区传播中心等重点工程。
(二)工商注册信息
注册名称: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20.03.24
营业期限:长期
工商登记日期:2020.03.24
注册资本:4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尹海涛
纳税识别号:91650104MA78L8JL6L
注册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河北西路137号
经营状态:开业
(三)主营业务
从事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经营;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场场道工程、机电工程、石油化工工程、铁路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起重设备安装工程、公路路面工程、公路路基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幕墙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地基基础工程、环保工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开展国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建筑材料及商品砼、电器箱柜的制造销售;施工升降机;汽车运输及搬运装卸;工程管理服务;工程设计。
(四)获得荣誉
国家级:
乌鲁木齐市新医路互通式立交桥工程荣获2000年度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证书;
乌鲁木齐市第二长途电信枢纽荣获2000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证书;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荣获2003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证书;
乌鲁木齐市西山垃圾卫生填埋厂工程被评为2003年市政金杯示范工程证书;
新疆邮政通讯中心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证书;
新疆广汇房地产公司中天广场授予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证书;
新疆乌鲁木齐市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航站楼高架桥工程荣获“2010年度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证书;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文化中心工程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奖状;
新疆独山子文体中心荣获2010-2011年度“鲁班奖”证书;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文化中心工程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证书;
益民大厦荣获2018年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四分公司参建);
乌鲁木齐晚报报业的大厦安装工程荣获2019-2020年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乌鲁木齐香悦湾商住小区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级文明工地
乌鲁木齐蓝天·欢乐颂一期荣获2019年度国家级文明工地
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第三标段综合楼工程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证书
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第三标段综合楼工程荣获2021-2022年第一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
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第三标段综合楼工程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新疆于田机场航站区房建及市政配套工程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新疆于田机场航站区房建及市政配套工程荣获2022年第一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
乌市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A包E指廊荣获2022-2023年第十五届第二批“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省部级:
新疆河北路东延新建工程荣获2018年“新疆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
塔什库尔干3444—3项目荣获2018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克州医养结合健康扶贫养老中心项目工程,被评为2019年度自治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新疆福利彩票中心楼荣获2020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第三标段-综合楼荣获2020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克州医养结合健康扶贫养老中心项目2#养老生活区荣获2020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西安汇悦城二期荣获陕西省2020年度省级文明工地;
新疆于田机场航站区房建及市政配套工程荣获2021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乌鲁木齐市华光街东延(七道湾路-石人沟路)道路交通PPP项目第三标段荣获2022-2023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第三标段-学生会堂荣获2022-2023年自治区优质工程“天山奖”。
二、企业文化
(五)使命
拓展幸福空间
(六)愿景
中建前十 社会认同 客户首选 员工幸福
(七)“四坚”精神
开拓坚兵 善战善赢
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冲刺中建前十
以坚不可摧的社会担当赢得社会认同
以坚守不渝的品质保障成为客户首选
以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实现员工幸福
(八)价值追求
品质保障 价值创造
(九)内设机构

(十)子分公司
一分公司
二分公司
华北分公司
基础设施经理部
安装分公司
绿色建筑发展分公司
西北营销中心
湘鄂营销中心
(十一)领导人员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务 |
1 | 张志 | 男 |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
2 | 周新 | 男 |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3 | 滕鸿达 | 男 | 纪委书记 |
4 | 刘芳 | 女 | 总会计师 |
5 | 司鹏飞 | 男 | 副总经理、总经济师 |
6 | 康林科 | 男 | 副总经理 |
7 | 合孜尔别克·朱马别克 | 男 | 副总经理 |
8 | 刘立 | 男 | 副总经理 |
9 | 盖杰 | 男 |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
10 | 时孟杰 | 男 | 副总经理 |
四、重要经营事项
(十二至十三)重大项目签约以及投资事项涉密,暂不公开;未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五、社会责任
(十五)员工权益保护
1.切实推进员工权益保护。做好员工关爱,践行央企担当,两年来,四建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2余次。从职业健康、工会活动、职业教育培训等着手,抓细抓实对员工的权益保护。
2.健全职业教育培训机制。益保护落到实处、细处,让广大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爱,与企业共同成长,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极大的保障公司发展质量的提升,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带动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层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提升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团队管理、执行能力、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加快学习成果的转化,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学习目标。为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打开了思路,为四建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各类关爱员工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广大职工的诉求立查立办。每年开展“送清凉”和“五送”活动,对困难职工实行兜底式帮扶,通过节目慰问、日常帮扶、大病救助、金秋助学相结合,保证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从职业健康方面来看,两年来,举办各类健康讲座12次,为职工和外用工提供健康体检66次,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四建工会荣获2018—2019年度自治区“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利用团建活动凝聚人心,充分发挥党群的引领作用,丰富项目员工的文化生活,由中建新疆建工四建党支部牵头组织开展了以“建功70年,开拓新时代”为主题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倡导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奋进的良好风尚。
(十六)生态环境保护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管理升级,建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环境管理办法及环境应急预案,组织宣贯并强化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各项目每周开展环境保护检查,每月进行环境保护评价,每季度组织考核评价,半年度进行环境保护总结,动态管控,及时纠偏,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执行情况良好。各项目均设置扬尘治理洗车台、喷淋、洒水车、雾炮机、PM10扬尘检测仪等环保设备,制定管理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动态掌控环境保护工作。
(十七)抢险救灾
公司始终坚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累计组织各类抗疫12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诠释了央企担当。调配资源,高标准配备各项疫情管控硬件设施,定期盘点储备物资,保证所属项目疫情应急物资刚需。
河南特大暴雨洪灾袭来之际,公司基础设施经理部闻“汛”而动,逆流而上。全力应对汛情,积极配合开展救援工作。组建一支20人的抗洪抢险突击队,立即投入到一线参加抗洪抢险,为筑牢防洪抗险的铜墙铁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八)公益活动
在公益活动方面,作为央企四建走在了前面,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持续开展“访惠聚”工作,先后27人次驻村,带领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圆满完成脱贫目标。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做好转移就业,接收89名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关爱留守儿童,连续5年开展为南疆英吉沙县儿童捐衣、捐书、捐献教具,以及捐资助学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好评。